蟹俗语说得好:“蟹有蟹路,虾有虾路,泥鳅黄鳝独走一路。”说明各有各的自身本领,各有各的办事方法,各有各的一套门路。
蟹歇后语“蟹血田鸡毛,到处找不到”,则以事物本身的特点,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田鸡本无毛,螃蟹则无血的事实,也形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是不可能找到的。
上海奉贤地区有蟹语“望蟹”之说,其“望”字如同“守”字,有守株待兔之意。农民在捕蟹季节,在小河道两旁,用大罾(如同大网)做“拦河网”,即用竹枝或苇秆编成的栅栏竖起插入河中,以“簖”蟹路,故“望”而守之。而“南闸北簖”一说,其“南闸”是指江苏南面阳澄湖大闸蟹之称。“北簖”是指江苏北面溱湖地区的蟹螃之称,自古就有“南有澄湖闸蟹,北有溱湖簖蟹”之熟语。
上海有个气象蟹谚语:“蟹爬高,要发大水”。坊间则有蟹语顺口溜:“小蟹打一个喷嚏,表示明天要下小雨,小蟹打两个喷嚏,表示明天要下大雨,小蟹打三个喷嚏,表示明天要下冰雹,小蟹打四个喷嚏,表示世纪末日来临。”传说归传说,毕竟无人看见螃蟹究竟打了几个喷嚏。
苏轼有诗曰:“自笑平生为口忙。”食蟹,确实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文化。笔者把今年第四季度称之为“蟹季”,乃受李渔“蟹秋”之熏陶、之影响、之感染。螃蟹,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食文化课题,一个从文人墨客到市民百姓人见人爱的鲜美食材,让人挥之不去,记忆永恒。